English

拉尼娜将在初秋来临

1998-08-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林英 我有话说

近一个月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和广西、福建等南方省市都遇到了暴雨和洪灾,有人说这是另一种异常气候——拉尼娜现象造成的,还有人说,拉尼娜带来的灾害还远不止这些。什么叫拉尼娜?它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日专门采访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几位专家。

与厄尔尼诺相同,“拉尼娜”也是西班牙语的音译,意为“圣女”,亦称“耶稣的小女孩”。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东赤道海域表面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而引起的,而拉尼娜现象则是由于同一海域表面海水的温度低于平均温度所造成的。和厄尔尼诺现象一样,拉尼娜现象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一个强信号。在拉尼娜发生时期,赤道中、东太平洋信风比常年偏强,海水温度偏低,云量减少,海平面气压比常年偏高。而在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比常年偏高,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偏多,海平面气压偏低。另外,位于太平洋西边界的黑潮比常年偏强。这种海洋热状况大规模的调整和异常,必然对热带大气环流以及热带以外地区的大气环流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导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天气气候的异常。

厄尔尼诺使信风出现反向变化,给全球气候带来严重影响;拉尼娜则增强从东向西信风的力量。拉尼娜现象是由前一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的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这种巨大变化形成的冷空气迫使雨云向西移动,给信风增加强度。强劲的信风带动暖水向西太平洋方向移动,给那里带去高温和暴风雨。

专家们介绍说,通常厄尔尼诺现象过去之后就会出现与之相反的拉尼娜现象。过去15年里已出现过三次拉尼娜现象:1982-1983年度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是一次较弱的拉尼娜现象,1986-1987年度的厄尔尼诺现象属中等强度,随之而来的拉尼娜现象则比较强大,1991-1995年度的厄尔尼诺现象是一次持久性的气候反常,结果紧随其后的拉尼娜现象比较弱。气候的这种交替变化说明,拉尼娜现象是修正由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自然方式。

拉尼娜来了吗?有新闻报道说,美国热带海洋大气研究所设置的一系列监测装置收集的数据表明,太平洋赤道附近一片3000海里长水域的水温上个月在短短的30天里下降了8摄氏度。而且这片冷水水域仍在不断扩大。国外一些科学家据此提出,这预示着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拉尼娜现象即将形成。

有人认为水温急剧下降表明此次拉尼娜现象发展得十分迅速,来得要比人们预想的凶猛。

关于拉尼娜是否来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宋学家研究员说,中心的专家们经过研究分析认为,本次拉尼娜现象目前已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初露端倪,但目前还未正式形成。预计它将在今年初秋正式形成,强度偏强,时间将超过1年。他认为在太平洋赤道附近出现的海水降温并不像有些报道说的那样激烈,去掉季节性降温,与往年相比偏差性降温只有4摄氏度。拉尼娜现象是紧随着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发生的,鉴于去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的,本次拉尼娜现象也有可能较强。但它所造成的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将远远低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的程度。

关于最近发生在我国的洪涝灾害和异常气候,宋学家认为仍然是已进入尾声的本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还不能说是拉尼娜造成的,拉尼娜现象还没有明显影响到我国的气候。

拉尼娜将对我国气候有哪些影响?由于大气环流以及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明显增强,强劲的夏季风将大量暖湿空气带到我国内陆,使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增多。根据我国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雨带: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夏季风强度偏强,影响我国降水的夏季汛期的主要降雨带北移,主要位于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或黄淮地区,另外在华北的北部和东北的南部可以形成次要的降雨带。

——热带风暴(台风):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由于西太平洋的“赤道暖池(热带西太平洋西部大量暖水堆积的海域)”海水温度较常年偏高,供热带风暴生成的能量充足,因而使热带风暴发生次数较常年偏多,因而在我国沿海登陆的热带风暴也相应增多。另外,在拉尼娜现象发生的次年,热带风暴的出现时间以及第一次在我国沿海登陆的时间通常均早于正常年份。其次,在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热带风暴移动路径也有一定变化,其明显特征是西行路径的比率增加。

——冬季黄、渤海气温与海冰:冬季黄、渤海地区的气温是影响海冰轻重的重要因素。在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由于副热带高压减弱,西风带位置南偏,东亚大槽加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使黄、渤海冬季气温容易偏低,因此我国黄、渤海区冬季的冰情往往有所偏重。但也应该指出,影响黄、渤海气温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当前我国的气温变化的长趋势正处于年代际的暖位相,因此,不至于使冬季黄、渤海气温较正常年份明显偏低。

宋学家最后补充说,我国是一个季风性气候的国家,在拉尼娜发生后,由于季风的增强,我国大陆相对雨水增多,虽然局部地区会发生洪涝灾害,但对于经常少雨干旱的我国北方地区可能会有益处,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补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